本文转自:陕西法制网
2020年1月13日晚上九点,一群市民围着重庆市垫江县明月大道地上的一辆摩托车议论纷纷。
这辆红色摩托车已经被撞得面目全非,在不远处,摩托车的驾驶员正倒在血泊之中。
发现交通事故后,在场群众立即向重庆垫江县公安局报案。
经过调查,警方发现,摩托车事故是死者一人撞上路沿石导致,和道路上的其他车辆无关。
这辆事故摩托车甚至不是死者所有,而是他从其他人手中借来的。
这件案子被判定为死者全责,但没过多久,死者家属竟一纸诉状将摩托车的保管者告上了法庭。
偷骑摩托车的人发生车祸,车毁人亡,保管摩托车的人需要负法律责任吗?
红色摩托车发生车祸
“喂,公安局吗?我在明月大道附近,这里刚刚发生了一起车祸,你们赶快过来看看吧。”
2020年1月13日晚上九点,重庆市垫江县公安局接到了热心群众的报案电话。
据热心群众所说,发生车祸的是一辆红色摩托车,摩托车司机似乎在事故中受了重伤。
警方接到电话后,立即组织警力前往群众描述的事发地点进行执法。
与此同时,120急救中心的救护车也从医院开出,朝着明月大道飞速行驶过去。
摩托车司机第一时间被搬运到救护车上,送往医院进行抢救。
遗憾的是,摩托车司机伤势严重,即使医务人员已经尽力救治,最终还是没能挽救他的生命。
事发路段并不属于车流量大的地方,在这里来往的车辆和行人相对来说比较稀少。
摩托车出事的时候,周围没有其他目击者,围观群众是在出事后才慢慢聚集起来的。
这也意味着没有人能准确还原出事故现场以及事故发生的具体原因。
经过勘察,警方发现,除了红色摩托车外,事故现场不存在其他车辆的撞击和磨损痕迹。
这次事故很有可能是摩托车和道路路沿石发生撞击之后而酿成的一次惨剧。
为了证实推测,明确交通事故责任,警方调取了出事前后一段时间的道路监控视频。
在监控视频中,红色摩托车以不正常的速度极快地行驶着,监控甚至难以捕捉到摩托车的全貌。
据调查,红色摩托车在明月大道上的行驶速度达到了80公里/小时,大大超过了明月大道的限速标准。
不仅如此,摩托车司机在驾驶摩托车的时候甚至没有带好安全头盔,严重违反了交通规则。
摩托车行驶到明月大道的时候,司机一时不慎失去了对方向的控制,车辆撞上路沿石。
司机本来想通过刹车让飞速行驶中的车辆停下来,但最后却失败了。
超额的行驶速度让司机难以在短时间内停止车辆行驶,摩托车与路沿石不断摩擦。
在这个过程中,由于摩擦阻力和行驶惯性,摩托车司机从车上被甩飞出去。
失去人为控制的摩托车并没有立即停下,而是继续行驶了几十米后才彻底不动了。
警方在监控视频中看到,事故发生时,由于剧烈的摩擦,摩托车和路沿石之间迸发出了耀眼的火花。
这足以证明红色摩托车的行驶速度已经远远超过了正常水平,属于超速行驶。
事故发生原因明了之后,接下来需要查明的就是死者的身份。
死者身上没有携带任何能够证明其身份的证件,警方只能通过涉事车辆来查明。
但就在警方企图通过车辆所有权确定死者身份的时候,离奇的事情却发生了。
扑朔迷离的摩托车所有权
在警方的资料库中,这辆红色摩托车的所有人姓李,资料上写明他今年已经四十多岁了。
但是,李某由于个人原因常年不在重庆,事发的时候他正在外地居住。
久居外地的李某肯定不可能悄悄回到重庆,驾驶着自己的车辆制造交通事故。
更奇怪的是,因为交通事故死去的驾驶员明明才二十几岁,更不可能是年过不惑的李某了。
查到李某之后,线索就断了,迟迟无法确定的死者身份让警方困惑不已。
无法明确死者的身份就意味着无法通知他的家属,同样也就不能进行后续的一系列工作。
就在警方为此事头痛的时候,一通看似与此案无关的报警电话突然打了进来。
“警察同志,是这样的,前几天我帮朋友保管的一辆红色摩托车被人骑走了。”
电话那头的报案人声称自己姓高,常年帮一位朋友保管一辆红色摩托车。
但就在几天前,这辆红色摩托车却被他的另一个朋友骑走了,直到现在还没有归还给他。
高某口中的摩托车外貌特征以及失踪时间跟发生车祸的摩托车基本一致。
警方断定,这两起案件是有关联的,高某失踪的摩托车就是前几天发生车祸的那辆。
得知摩托车发生车祸后,高某很震惊,他一五一十地说出了自己和死者之间发生的事情。
据高某所说,死者姓邓,两人之前不认识,发生车祸那天,他和邓某其实是第一次见面。
高某、邓某以及两人的共同好友邬某都是摩托车爱好者,大家时不时会凑在一起讨论摩托车。
当天,在邬某的组织下,高某、邓某和其他几位车友都到了重庆天宝寨公园聚会。
高某那天本来并不想把李某交由他保管的这辆红色宝马摩托车开出去显摆。
好巧不巧,那天正好是高某好朋友的婚礼,他不想在婚礼上掉面子,特意把这辆摩托车骑了过去。
婚礼结束后,他急着去赴邬某的约,于是这辆红色摩托车就跟着他到了天宝寨公园。
虽然高某和邓某当天是第一次见面,但有摩托车这个共同爱好,两人聊得很是投机。
骑着拉风宝马摩托车的高某更是当天聚会上的一个亮点,大家都围着他的车不住赞叹。
高某的虚荣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以至于其中一个车友提出要借车买烟时,他也没有拒绝。
买烟的车友倒是很快就平安无事地回来了,他从摩托车上下来之后,忘记把钥匙一并取下。
这时,本就对摩托车“有所企图”的邓某走上前去坐上摩托车,摆出了蓄势待发的姿势。
“你干嘛?”高某大声问道。“别那么小气吗,我就试坐一下。”邓某对高某说道。
高某不好意思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表现出小气的样子,只好答应让邓某坐在上面。
谁知邓某得寸进尺,没跟高某打招呼就发动摩托车,没过一会儿就消失在高某的视野中。
“这辆摩托车不是我的,我肯定不放心他开走的,万一出了问题,谁来负责?”
高某说,发现邓某发动摩托车之后,他也试图制止过他,但邓某完全没把他的话放在心上。
眼看邓某已经开着摩托车走远了,高某即使想追也不知道该往哪个方向追。
邬某此时在旁边劝慰他说,邓某只是一时新鲜,很快就会把摩托车给他骑回来。
高某觉得很有道理,不再担心这件事,转而和邬某等人继续在公园中聚会。
但直到聚会结束,众人陆陆续续回家之后,邓某还是没有任何要回来的迹象。
高某这下有点急了,他本来就和邓某不熟,不清楚他的为人,此时他还以为邓某把车偷偷骑走了。
他马上让邬某给他邓某的联系方式,两人轮流给邓某打了好几个电话,邓某一个都没接。
高某更加慌张,如果摩托车不见了,或者磕着碰着了,最后的损失肯定是由他来赔偿的。
思来想去,他决定借助警方的力量寻找摩托车,这才有了之前的那通报警电话。
高某万万没有想到,他苦苦寻找的邓某已经去世,而那辆摩托车也几乎变成了一堆废铁。
这件事对于他来说简直是一场无妄之灾,摩托车虽然找到了,但跟没找到也没什么区别。
这起交通事故的全责在邓某身上,高某有理由让邓某的家人赔付摩托车的修理费用。
然而,面对一条生命的逝去,高某不忍心再让邓某的家庭接受第二次打击。
他没有找邓某的家人索要赔偿,而是自己一个人默默承担了摩托车车主的全部损失。
之后,警方火速联系了邓某的家人,通知他们到警察局来认领邓某的尸体。
交通事故谁之过?
看到年仅二十多岁的邓某安静地躺在太平间里,邓某的家人悲痛万分,当场哭泣起来。
警方跟他们讲述了整件交通事故的来龙去脉,包括邓某所驾驶的摩托车从何而来这件事。
了解完事情经过后,邓某的家人竟然把所有的责任归结于高某没有看管好摩托车的钥匙。
在邓某的家人看来,如果高某能够在车友买烟回来后取下钥匙,或许一切就不会发生。
没过多久,邓某的家人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高某对邓某的死亡负责,并且向他们赔付7万元。
接到法院起诉通知书的时候,高某百思不得其解,甚至惊讶得眼珠子都快掉出来了。
他本来以为,自己不追究邓某对车辆的损坏责任,没要邓某家人赔偿已经是仁至义尽了。
没想到邓某的家人竟然反咬一口,反而要他这个受害者赔偿所谓的经济损失。
高某表示,自己完全不理亏,就算到了法庭上,他也一样行得正坐得直。
2021年7月31日,重庆市垫江县人民法院正式开庭审理这件因交通事故引发的案子。
事实上,我国法律对机动车管理人在交通事故中的责任认定有非常详尽的法律条文规定。
明知机动车有缺陷,并且缺陷导致后续事故、明知驾驶者无证驾驶或饮酒等都会被判定为应当承担责任。
在这次事件中,涉事的红色摩托车经过专业鉴定后没有被检验出任何性能上的缺陷。
根据警方调查结果,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是因为邓某驾驶速度过快,与摩托车本身无关。
而且,高某和邓某在事发时刚认识没多久,邓某作为摩托车爱好者,肯定会被认为有相关驾驶资格。
借给邓某摩托车也不符合高某的主观意愿,邓某骑走车辆之后他曾经多次试图和邓某联系。
此外,邓某的尸体检测报告并未显示他体内有酒精残留,即他在事发时没有饮酒的行为。
在法庭上,高某一条一条地论证了自己和邓某的死亡并无直接关联。
即使他没有把车钥匙取下来这件事是不争的事实,但邓某的驾驶完全是他意想不到的情况。
如果邓某好好遵守交通规则,即使他骑上了这辆红色摩托车,也不会因交通事故而死亡。
听取了原告和被告两方的观点后,法庭依据现有事实和我国法律条文开始宣判。
法庭认为,根据交警大队出具的交通事故责任认定报告,此次交通事故全责在邓某身上。
高某作为机动车保管人,不应承担邓某超速驾驶后造成的交通事故的后果。
因此,法庭驳回邓某家人的诉求,高某不需要承担任何的经济损失。
通过这场庭审,邓某的家人明白了交通事故的责任认定,表示自己接受结果,不再上诉。
高某虽然无辜被卷入这场官司,但他也理解邓某家人得知邓某死讯后的悲痛心情。
庭审结束之后,高某不仅没有怪罪邓某家人,反而还向他们支付了一定的补偿金。
邓某家人也意识到自己是在胡搅蛮缠,真诚地向高某道歉,两家人握手言和。
官司的事情解决了,可是邓某年轻的生命却永远停留在了二十出头的年纪。
在今后的岁月里,邓某的家人还要继续消化邓某的离世给他们带来的无尽伤痛。
其实,邓某原本有机会避免这个悲剧的发生,如果他的行驶速度不那么快,如果他戴了安全帽......
可惜,世界上从来都没有如果,邓某的悲剧已经酿成,永远也没有挽回的机会了。
遵守交通规则,远离交通事故,别让你的家人为你流泪!
来源
未央文史
声明:刊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jiahe202110@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