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法治日报报道,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摩托车新注册登记826万辆,2021年,全国摩托车新注册登记1005万辆。路上跑的摩托车显而易见地多了起来,相应地,部分车手私自改装车辆、深夜炸街、危险驾驶等违法或不文明行为令人深恶痛绝。

今年6月,仅大兴区当月就查处摩托车交通违法行为600余起;8月,门头沟双大路上两天发生两起摩托车跑山事故……至于抢行猛拐、不戴头盔、不按车道行驶、超速、京B牌照车违章进四环等违章更是几乎俯拾皆是。手虽然紧紧握在摩托车把上,但心中没有敬畏,跟大撒把没什么两样,无论机动车司机还是行人,都苦其久矣。
摩托车违章违法和不文明现象增多,与保有量大幅增加有关系,但更在于车手本人。管好摩托车,关键在于管好人。一方面要严肃查处非法改装车辆的小作坊或者个体技师,如此就能大大减少深夜炸街的现象。另一方面,要提高摩托车考本的难度和对车辆的细分管理。现在,摩托车驾照的管理大大落后于现在车辆的发展水平——没有区分排量和车型,考一个普通三轮摩托的D本就能骑两轮摩托车,导致“一天拿本”的草台班子培训特别多。某些新手骑着“三蹦子”通过考试拿了本,然后就跨上排量大、速度快的时髦机车去跑山,不出危险才怪。
对交通规则的敬畏,不能用血的代价换取;回应群众的长期关切,不能总是依靠短期的专项治理。面对如此庞大的保有量和存在的种种乱象,应该跳出原有的治理思维和治理模式,拿出更具针对性的专业办法,别再让摩托车玩惊心动魄的大撒把了。
(原标题:摩托车不能再“大撒把”了)
来源:北京晚报 | 记者 张丽
流程编辑:U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