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摩托车网 - 摩托车行业门户网站 !

商业资讯: 国内新闻 | 国际资讯 | 企业动态 | 专题报道 | 行业观察 | 经营管理 | 市场调研 | 技术园地

你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商业资讯 > 经营管理 > 李洪文:摩托车上的驻村第一书记 | 脱贫攻坚先进个人
B.biz | 商业搜索

李洪文:摩托车上的驻村第一书记 | 脱贫攻坚先进个人

信息来源:chinamoo.com   时间: 2022-06-03  浏览次数:15

  —?李 洪 文

  ? 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

  李洪文,现任济南市历城区供销社一级主任科员、南部山区西营镇叶家坡村第一书记。

  五年来,他多方筹资1539.98万元,建成村办公室及文化广场;硬化道路,架设桥梁,安装路灯,家家通上自来水;建设光伏发电站3座、提水站2处及翻越14个山头引水灌溉工程,让叶家坡“旧貌换新颜”。村级组织建设、公共设施、生产条件、产业结构等均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2018年底该村125户210名贫困人员,通过务工就业、种养业等已全部脱贫,并建立了增收长效措施,村集体年收入由零变为30万元。每天骑行摩托车120多公里,翻山越岭往返5个自然村开展工作。五年来牺牲双休日、节假日549天,摩托车已更换了16个外胎、14挂链条、14副链盘,累计行程19.48万公里,被村民称为摩托车上的“第一书记”。抗疫期间,他顾不上患病的老父亲和住院23天的妻子,奋战在抗疫一线,并将准备修理自家房屋的2.1万元捐献用于防控疫情。2019年被中共山东省委授予“山东省优秀共产党员”;2020年被表扬为“山东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其先进事迹多次被大众日报、山东省广播电台、山东卫视等主流媒体报道或拍摄专题片,引起广泛反响。

  摩托车上的驻村第一书记

  李洪文,1962年11月生,现年59岁,山东济南人。1978年7月参加工作,参公事业单位行政干部,现任历城区供销社一级主任科员,派驻南部山区西营街道叶家坡村“第一书记”。2016年3月,作为历城区派驻南部山区西营镇的“第一书记”,来到了叶家坡这个省定贫困村,到今年3月份,是他在叶家坡的第3个任期,已经干满了整整5个年头。从此,就把叶家坡当成了第二故乡,全身心地投入到抓党建、促脱贫工作中。

  上扶贫战场:找准穷因 “对症下药”

  2016年3月作为市派南部山区西营街道叶家坡村的第一书记,李洪文来到了这个省定贫困村。“当时我也没想那么多,就觉得组织上需要我,我就得往前冲。”他说。

  叶家坡村位于南部山区跑马岭附近的山脊上,由藏主庵、叶家坡、东水峪、西水峪、杜家坡等5个自然村组成。5个村分布在两座山头上,相隔10多公里,最高海拔780米。

  当时的叶家坡有多穷?李洪文第一次进村就傻了眼:“村里的路泥泞不堪,村民住的土坯房有的没有屋顶,且村子山高没有水井,村民吃水要跑两三里路外肩挑手提,全村一共212户村民,贫困户占了一半……”

  进村后的第一件事,李洪文召开了全村党员干部脱贫攻坚会,会上他对全村乡亲郑重承诺:再苦再累,也要完成好叶家坡村扶贫任务。紧接着,他开始深入5个自然村,跑遍该村1.1万亩山坡,挨家挨户摸底调查,经过调研发现叶家坡几乎是全市最穷、基础设施最差、历史欠账最多的贫困村,而贫困的原因也一一浮现:山多地少、交通不便;村“两委”干部年龄偏大,基层党组织战斗力薄弱;没有饮用水,吃水要跑到山外;没有生产项目,村民年年靠天吃饭。

  这样一个村,怎么帮?怎么扶?经过连续多日的深入调研,李洪文“对症下药”,在产业、就业、农村建设等方面全面实施脱贫攻坚工程。

  最穷村“逆袭”:修公路建水池因地制宜搞高山产业

  要致富先修路。李洪文告诉记者,自己担任第一书记后,首先对村内道路进行硬化。动员村子村民动起来,先后硬化街巷道路达8564米,还建起了1500米的生产路。

  同时,为了解决村民吃水的难题,李洪文在村内修建了蓄水池。回忆起修建蓄水池的经过,李洪文泪眼涟涟,“要建在高处,然而高处山路陡峭,施工难度大,大型机械根本上不去。我就带领乡亲们用手一点一点地干。那时候我几乎天天盯在工地上,老父亲住院我都没顾上回去。”通过李洪文和村民的不懈努力,半年时间,村里建起了两座蓄水池,铺设了13000多米的自来水管道,村民全都喝上了自来水,结束了挑水喝的历史。

  在李洪文的不懈努力下,村民们自家的收入也开始“逆袭”。李洪文跑遍叶家坡村查看分析当地山势、土壤,并结合自己多年种植粮食、蔬菜和果树的经验,引导村民种植高山越夏蔬菜、发展高山小米、高光效苹果、饲养小尾寒羊等。同时成立“为农互助服务队”,吸纳在林果、蔬菜、禽畜养殖等方面经验丰富的村民组成服务队,为村民授课,互帮、互学、互助,让先富带后富。

  现在的叶家坡村,不仅建起了整洁漂亮的党群服务中心,当年进村的泥土路也都变了样。“5个自然村基本都通了水泥路,每家每户根据自身情况都发展了小产业,自力更生没有问题。”李洪文说,一系列新农村建设工程背后,还为村民们提供了不少务工机会。

  5年扶贫路:不给自己留退路

  任何困难都可以战胜

  度过了两年任期,2017年,按照规定时间,李洪文本可以离开叶家坡村,回归原来岗位。“但考虑到产业刚刚布局好,如果这时撤出,很多事情无法延续,再加上乡亲们不愿意我走,一个个找我留下,我就决定留了下来。”他说。

  不知不觉,5年过去了,他这个外乡人如今已经跟叶家坡村村民们成为“一家人”。他手机里记载了全村村民的电话号码,谁家是做什么的,几口人,他对答如流。

  2020年疫情发生后,作为一名老党员,李洪文放心不下村里的父老乡亲,提前离家返村,查看村内情况。那段时间,他吃住在村里,每天在村里走访了解村民身体情况,并一一做了详细记录。

  如今,叶家坡村125户贫困户约210人已经全部脱贫,叶家坡村退出省定贫困村序列,摘掉了贫困帽。

  部分内容来源:济南时报、济南都市频道

  2021年2月25日上午,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大会对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进行颁奖,对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先进集体进行表彰。山东省41人(含追授)被授予脱贫攻坚先进个人,32个集体被授予脱贫攻坚先进集体。

  战贫斗困,敢叫日月换新天。山东省扶贫办相关负责人介绍,脱贫攻坚战全面打响以来,我省五年累计实施产业扶贫项目2.56万个,总投资315亿元,累计实现扶贫收益32.7亿元;全省3437家扶贫车间,累计吸纳7.1万贫困人口就业;建立贫困家庭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累计资助贫困家庭学生87.3万人次,有力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充分调动起贫困群众依靠自身能力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累计培训贫困劳动力44.3万人次,年均帮助40多万贫困劳动力实现务工就业。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摩托车网证实,仅供您参考